樂團簡介
點我觀看

堅持對陶笛的熱情,推廣陶笛音樂不遺餘力的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不僅是台灣重要的陶笛樂團之一,在亞洲(中港日韓等國)及歐美地區陶笛樂壇也享有盛名。它是台灣少數集合非音樂專業人士而能做出專業演出的團體,也是率先將陶笛的演奏、教學、研究與推廣工作進行結合發展的團隊。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Rubato 陶笛樂團)創立於 2006 年秋天,2007 年在台北市立案,是台北市第一個立案陶笛樂團。由陳若儀老師擔任團長,鍾育喬老師擔任音樂總監及樂團指揮。目前團員均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的生活歷練更讓 Rubato 陶笛樂團的演出能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悠然自得,塑造 Rubato 陶笛樂團獨特的魅力。

陶笛目前在台灣音樂教育中扮演了一定的教學份量,Rubato 陶笛樂團積極參與並扮演著非常關鍵性的角色。為了拓展陶笛音樂的欣賞人口,每年固定舉辦一場正式音樂會,以陶笛來詮釋各種風格的樂曲,融合古典、現代、民謠、流行樂等,讓大家對陶笛有更不同的觀感。Rubato 陶笛樂團也透過不同型態的音樂演出,積極擁抱民眾。以生動活潑的輕鬆樂曲,讓陶笛音樂更親近民眾的生活。

Rubato 陶笛樂團演出經歷超過數百場,包括各大典禮場合、活動、鄉土藝術推廣、公益演出活動及國際音樂會,如韓國洪城國際陶笛嘉年華、日本海老名陶笛嘉年華、日本越谷音樂會、台灣全國陶笛聯演…等,不勝枚舉。並曾於2012 年韓國舉辦的國際陶笛七重奏比賽獲得銅獎賞(銅牌)的榮譽,2013 年九月亦曾獲邀至日本琦玉縣進行音樂會專場的演出,同時日本陶笛專業雜誌 "Ocarina"(Ocarina Life Magazine)亦曾多次專文報導 Rubato 陶笛樂團的動態, Rubato 陶笛樂團在陶笛演出得到國際的認同的同時,也一併成功地藉由陶笛進行了國民外交的工作。

「發展台灣陶笛,連結世界音樂」一直是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致力追求的目標。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將以台灣為根基,積極加入世界陶笛音樂的發展,繼續陶笛音樂與生活結合的理想並引領陶笛音樂的潮流。

↑點我關閉↑
曲目介紹
上半場 
01.《日本民謠組曲》
《津輕海峽冬景色》
曲目原文 津軽海峡冬景色
作曲 三木たかし
編曲 植田篤司
陶笛 Rubato 團員

《櫻花》
曲目原文 さくらさくら
作曲 日本古謠
編曲 鍾育喬
陶笛 Rubato 團員

《祭典》
曲目原文 祭り
作曲 中西覚
陶笛 Rubato 團員
02.《第三號古代風格舞曲與詠唱調》
曲目原文 AnticheDanze et Arie Suite No.3

《義大利舞曲》
曲目原文 Italiana
作曲 Ottorino Respighi
編曲 鍾育喬
陶笛 Rubato 團員

《古代宮廷舞曲》
曲目原文 Arie di corte
作曲 Ottorino Respighi
編曲 鍾育喬
陶笛 Rubato 團員

《西西里舞曲》
曲目原文 Siciliana
作曲 Ottorino Respighi
編曲 鍾育喬
陶笛 Rubato 團員

《漫步在雲端》
曲目原文 Pieds-en-l'air
作曲 Peter Warlock
編曲 Stanley Taylor
陶笛 Rubato 團員
下半場 
03.《台灣民謠組曲》
作曲 鄧雨賢
編曲 林義清
陶笛 Rubato 團員
04.《Christmas For You》
作曲 金有京 김유경
陶笛 金有京 김유경
05.《穿著新買的衣服》
曲目原文 새로 산 옷을 입고
作曲 權赫 권혁
陶笛 權赫 권혁
06.《第一次約會的心跳》
曲目原文 첫 데이트의 설레임
作曲 權赫 권혁
陶笛 權赫 권혁、金有京 김유경
07.《出埃及記》
曲目原文 Highlights from "Exodus"
作曲 Ernest Gold
編曲 Alfred Reed
改編 鍾育喬
陶笛 Rubato 團員
08.《真善美》組曲
曲目原文 The Sound of Music • My Favorite Things
•The Lonely Goatherd • Do-Re-Mi
作曲 Richard Rodgers
編曲 John Leavitt
陶笛 Rubato 團員
鋼琴 李瑋茹
09.《古老之歌-贖罪》
曲目原文 Song of the Ancients - Atonement
作曲 岡部啓一
編曲 李瑋茹
陶笛 Rubato 團員
鋼琴 李瑋茹
小提琴 蕭昀軒
大提琴 高慈徽
打擊 林佑儒
10.《銀色庭園》
曲目原文 君の銀の庭
作曲 梶浦由記
編曲 李瑋茹
陶笛 Rubato 團員
鋼琴 李瑋茹
電子琴 許瀞文
小提琴 蕭昀軒
大提琴 高慈徽
打擊 林佑儒
11.《超級瑪利歐兄弟》組曲
曲目原文 Super Mario Bros. Suite
作曲 近藤浩治、田中宏和
編曲 李瑋茹
陶笛 Rubato 團員
鋼琴 李瑋茹
小提琴 蕭昀軒
大提琴 高慈徽
打擊 林佑儒
演出人員
 
Rubato 指揮
鍾育喬

高中時是建國中學合唱團的指揮。大學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修作曲,研究所亦就讀該校主修指揮。

會吹直笛、陶笛,同時自學並專精打擊樂器。(每晚六點整於 TVBS 新聞台有打鼓的瞬間特寫。)

2013 年間編了不少陶笛合奏曲,這些曲子持續伴隨著 Rubato 成長至今。與 Rubato 的緣分佔了目前人生的八分之三。

Rubato 團長
陳若儀 / 巧克力

人稱巧克力的若儀老師,自 2000 年起投身陶笛教學,以熱情和創意設計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課程,並推出教材《陶笛完全入門 24 課》。喜歡分享音樂的她,深耕於陶笛教學也讓旋律傳遍各地。從廣播電台、電視節目專訪、街頭的演奏到每週三台大兒童醫院義演,巧克力老師用音樂溫暖無數人心。

2020 年,巧克力老師與志同道合的街頭藝人朋友創立了「當我們童在藝起」,定期前往偏鄉,將街頭藝術的多元與創意帶給更多孩子。她始終相信,音樂和藝術是能治癒心靈、縮短距離的橋樑。

2021 年,開啟 Podcast 節目《巧言巧語》,用聲音陪伴聽眾,每週二暢談生活點滴、每週五訪談各界達人,以輕鬆又溫暖的風格,幫助大家巧妙克服生活中的壓力。

陶笛對巧克力老師來說,是傳遞愛與快樂的媒介。今年她成立了「巧克力陶笛專賣店」,希望更多人認識陶笛的美妙;因為喜歡合奏而組建 Rubato 樂團,因為有故事想分享而製作 Podcast。她以熱愛為燃料,將多元的生活化作充滿故事的音樂,奏出溫暖人心的旋律。

「熱愛是最強的動力,
能讓平凡的日子閃閃發光」

Rubato 事務長
潘國隆 / 庫龍

潘國隆,陶笛圈內人稱“庫龍大哥”,是陶笛界的知名人物。他已經在這個領域浸淫了 20 年,期間結識許多國內外的陶笛愛好者,並接觸各式各樣的音樂風格。潘國隆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演奏者,還是一位陶笛製作師,他所製作的【庫龍陶笛】因其精緻的工藝和優美的音色而廣受歡迎,並成功行銷至全球各地。

作為 Rubato 陶笛樂團的創團者之一,庫龍每年都期待著樂團的年度音樂會,這是他與伙伴們共同創作和交流的美好時刻。在這些音樂會上,他與伙伴們一起在台上演奏,將陶笛的美妙音色傳遞給觀眾,讓更多人感受到陶笛的魅力。

Rubato 團員
鄭淑娟

看見美好
聽見美好
成就美好
享受美好

這是淑娟在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十多年來的美麗境界~~

感謝有您們的陪伴、參與與鼓勵!

淑娟會繼續努力把陶笛吹好吹滿的喔!

Rubato 團員
郭蕙芬 / 酷桃子

心中的魔鬼:「工作那麼忙,幹嘛折磨自己?還要花時間練陶笛。」
天使:「要繼續,不要輕言放棄!」
結果今年如同往年一樣,魔鬼又被天使揍了。為什麼天使會贏了呢?因為,被陶笛的音色所吸引,喜歡團隊一起挑戰,欣賞自己不停的進步。
結論:繼續鞭打魔鬼!

Rubato 團員
張法理

蟲癡、國樂人、寶可夢粉及科學研究者;
鳥派、動漫宅、布袋戲迷和陶笛演奏家。
多方探索的興趣及瘋狂斜槓的技能知識
造就了現今令人無"法理"解的法理。

自小學開始在學校中接觸到陶笛,中學時期師承李景銘老師,加入台灣陶笛樂團跟著到處表演。雖然有課業壓力,卻始終沒有放棄吹陶笛,同時以陶笛吹奏的項目考取台中市街頭藝人資格。 其實 2006 年時在勝興車站的一場陶笛聚會中,法理便與 Rubato 結下不解之緣,而在8 年後北漂的大學生涯才正式的加入 Rubato 和一群大哥大姊一起吹陶笛,體驗不同的陶笛人生。同時也不忘著充實自己,隨著樂團出國表演,也漸漸地擔綱起翻譯工具人的角色,希望藉由跟外國笛友們直接的交流碰撞,來擴充自身對音樂的感受性。

法理對竹笛也有相當涉獵,學生時期一路上輾轉參加了藍韻、天籟及薰風三個國樂團。在如此薰染下,以國樂技法吹奏陶笛算是法理獨奏時的特色。另外也與一群興趣相投的朋友認識而加入了 LOAM 樂團,與不同的樂手們一起演奏 ACG 音樂。在中西樂以及 ACG 的交融之下,展現更多面向的演奏風格。

「從國小到博士班,二十餘載的陶笛生涯,以奏法和樂理、理性和感性,交織岀精彩的變奏曲。」

Rubato 團員
吳汎崧 / 倆光

十多年前,偶然開始擔任 Rubato 的工作人員,成為舞台上熟悉的身影。2015 年因參與巧克力獨奏會擔任聲優,展現了聲音的潛力,從此開始主持「台北陶笛音樂大賞」,深入陶笛音樂的世界。

2020 年正式加入 Rubato,滿懷欣喜與偶像們同台演出,聲部以低音為主。今年突破自我,挑戰高音與中音聲部,為這場演出增添了新的嘗試與意義。希望藉由這次演出,傳遞陶笛獨特的韻律之美。

未來,倆光將繼續在音樂的海洋中航行,用每個音符表達對陶笛音樂的熱愛。

Rubato 團員
林子淯

子淯與 Rubato 樂團一同學習與成長,轉眼間已邁入第四個年頭。在這段時間裡,從最初過度依賴 “聽” 譜,到如今 “視” 譜能力的提升,幫助他深化對樂曲空間感的理解。今年,他不僅吹奏 1C 到 5G 音域的陶笛,也成功解鎖 低音陶笛 7C 和 8G 的音域,體驗在音樂旅程中不一樣的風景!

除了樂團的學習,子淯也積極參與 “北投社大陶笛認真玩” 課程,加強樂理知識與演奏技巧。同時,還投入不少時間學習南管與尺八,自在地穿梭於現代與傳統音樂之間,樂此不疲。這些學習經歷豐富了他的音樂視野,也讓他在不同音樂風格中找到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出更多元的音樂魅力。

「在音樂的路上,遇到的貴人太多了,若因為時空而限制、難以闡述的心意,就透過陶笛的歌聲來傳達吧!」

Rubato 團員
褚偉芸

十多年前,偉芸的女兒們開始學習陶笛,全家人每年固定行程就是聆聽 Rubato 樂團年度音樂會,也成為 Rubato 忠實粉絲。

偉芸希望女兒們能認真點,把進入樂團當成人生目標,為此努力了好幾年,終於——願望成真!

只是,進樂團的不是女兒,是她自己。
媽媽出征,陶笛夢想自己圓!

Rubato 團員
張敬峻

敬峻是一個既愛戶外冒險,也喜歡窩在家裡的工程師。 高中畢業後,他以為自己和音樂已沒什麼關係,結果大學畢業後因為陶笛,重新接觸到音樂。不僅開始學陶笛,也加入陶笛樂團。一轉眼四年過去了,這段旅程就像再讀一次大學一樣,充滿驚喜和成長。

這四年,敬峻學到音樂知識,從不同領域夥伴身上獲得靈感和支持,甚至意外拿下一門「戀愛學分」。陶笛和樂團的陪伴,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多彩、更有趣,也讓他心懷感謝。

Rubato 團員
許瀞文

瀞文自幼學習二胡,之後接觸鋼琴。在高中時期,她邂逅了陶笛,這個小巧的樂器在她心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踏入社會後,瀞文選擇成為一名音樂教師,將自己的熱愛與專業傳遞給更多人。人生中最美麗的意外,莫過於因陶笛結緣,讓她遇見了摯愛。陶笛吹奏出動人的旋律,更吹出屬於她的愛情故事。如今,她與摯愛攜手,準備共度人生的每一個音符。

瀞文感謝所有喜愛陶笛的朋友,並期待與大家在這條充滿音樂與歡笑的旅途中繼續前行,共創美好的未來!

Rubato 團員
蔡詩晴 / 小菜

來自溫暖的桃城-嘉義,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麥色肌膚,自幼學習陶笛,曾於日本、韓國、中國、義大利等國演出。2023 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現為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協會及台北陶笛藝術發展協會理事。

「當你專注於如何變得更好,就會不斷尋求、實驗,直到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覺的細微改變,並從中獲得超越期待的喜悅與成就感。」

秉持上述的心態與信念,無論在人生的旅途中,還是在音樂的探索裡,始終以踏實的步伐不懈前行,在看似漫長又短暫的旅程中,不斷地追求更好的自己。

Rubato團員
許慧娟 / 美女娟

在陶笛圈,許慧娟這個名字也許會覺得陌生,但當看見本人,肯定熟悉。她親切的笑容,總是讓人感到溫暖。指尖輕觸陶笛,悠揚的旋律便會流淌而出。她對音樂的熱愛和執著,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她的分享下,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認識陶笛、愛上陶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人被她的音樂所感動。

慧娟對美食情有獨鍾,總能發現各種美味佳餚。她擅長用相機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記錄下每一段旅程的精彩點滴。樂於分享日常生活。她的 FB 上,總能看到她用照片和文字記錄著。看著她的分享,彷彿也能感受到她的快樂心情。相信擁有這些興趣愛好的慧娟,一定擁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活。希望她繼續保持熱情,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美好。

協演人員
 
鋼琴 / 編曲
李瑋茹 / AJ
從小學習鋼琴多年,偶然參加電玩動漫音樂表演而「開竅」,發現了鋼琴獨奏沒有的合奏樂趣,也以此契機認識 Rubato,此後多次擔任 Rubato 音樂會鋼琴伴奏及編曲。

2012 年與劉晉呈、蕭昀軒、鄭宗寰共同創立 Laboratory of ACG Music (LOAM) 樂團,比起獨奏,喜歡潛伏後方合奏伴奏,戲稱自己守備位置應是蹲捕又主導配球的「捕手」,LOAM 和 Rubato 也成為長年合作的好夥伴!
小提琴
蕭昀軒 / Alie

從小學習音樂希望成為音樂家,長著長著卻變成了工程師!?其中的過程已不可考,只知道結果變成斜槓但靠不到邊工程師兼小提琴手。

自從某年某月被推坑加入 LOAM 後,在坑底掙扎至今。感謝 Alie 的琴聲帶給我們美好音樂時光。

大提琴
高慈徽 / 徽徽

從 2020 年冬天開始學習滑冰之後,開始懂得感謝父親母親當年的計畫通,從小就讓自己開始學琴,贏在起跑點果然非常重要呢!

學習新技藝實在是太花心力了,需要比兒時更多的耐性去忍受自己的笨拙與學不來,在此向所有成人學習者致上最深的敬意!能夠投注全心全力精進自己的興趣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呢。

打擊
林佑儒 / 佑佑

十多年前,佑佑開始學習陶笛,成為 Rubato 忠實粉絲。媽媽希望她把進入樂團當成人生目標,為此努力了好幾年,但最終還是沒能實現,反而是老媽成為其中一員。

後來,佑佑鍥而不捨地充實自己,以另一種姿態參與 R 團的演出—打擊!

玩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但是還是走偏了(?

特別來賓
 
陶笛音樂家
權赫 / 권혁

來自韓國的陶笛演奏家與作曲家,以旋律書寫故事,用陶笛描繪心靈風景。

今年 10 月,Rubato 樂團在韓國演出時,權赫老師靜靜地在台下,專注聆聽每一個音符。演出結束後的交流,才得知他是韓國陶笛界的重量級人物——創作過上百首陶笛樂曲、擁有超過30張單曲專輯與5張專輯的作曲家。

權赫的音樂作品在韓國廣受讚譽,也多次成為國際陶笛音樂節等大型活動的嘉賓,累積演出超過百場。他的代表作包括《陶笛旅行之路》系列專輯、《閉上眼睛》、《畢業》、《風在吹》《Again》等深受陶笛愛好者喜愛的作品。此外,他編纂了多本陶笛曲集,如《4Hands基礎二重唱陶笛曲集》和《權赫創作曲最佳歌曲集》,成為陶笛學習者和演奏者的重要參考。

從他創作的每一首樂曲中,可以感受到他對生活與自然的深刻體悟,權赫以陶笛為橋樑,將韓國的音樂文化帶向世界,也將心靈的感動傳遞到每一位聆聽者的心中。

陶笛音樂家
金有京 / 김유경

才華洋溢的陶笛演奏家與作曲家,擔任韓國陶笛合奏協會的教育理事,身兼烏山市支部長與小學陶笛講師,多年來透過音樂啟發無數學生與愛好者。

幾年前,一封訊息拉近金有京老師與 Rubato 樂團的距離。當時,巧克力老師收到金老師傳來的文字,希望來台灣舉辦音樂會。雖然這場音樂會因故取消,但這段緣分卻未因此中斷。當 Rubato 今年十月前往韓國演出時,金老師便成了他們的最強後盾——她主動協助翻譯與溝通,並在整個演出期間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從台前到幕後,她的熱情與細心,讓整個團隊深受感動。

金有京老師的音樂創作同樣令人驚嘆,她已發行了包括《Ocarina Hymns with Piano》、《牽起我的手》、《穿越時間》、《並排坐着眺望的大海》等在內的八張單曲專輯。

幕後團隊
 
主持
郭霖

一位喜愛文字的聲音演員,用聲音為文字賦予生命,也用文字為心靈留下痕跡。他曾出版兩本詩集,導演過幾部自己熱愛的有聲劇,將對文學與聲音的熱忱化為創作。

與 Rubato 的相遇,是郭霖聲音旅程中的一個特別篇章。他感謝 Rubato,讓他能在舞台上,用聲音與音樂結緣。

去年,郭霖以充滿幽默與溫暖的「田中先生」形象亮相,為陶笛音樂會注入不一樣的色彩,獲得觀眾的一致喜愛。今年,2024 Rubato 陶笛音樂會以「陶笛 Do Re Mi」為主題,探討音樂的純粹與多元,郭霖再次受邀回歸,續寫田中先生的故事。

這一次,田中先生成為一位穿越時空的音樂探索者,帶領觀眾踏上一場橫跨不同時代與文化的音樂之旅。從古典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用聲音訴說每一段旋律背後的故事。

舞台
高仕安 / 尼克

傳說中的「譜架藝術家」兼「器材搬運界的翹楚」,專精於每場演出間的換場任務。他的使命就是確保每一首曲子登場時,譜架站得筆直、器材擺得完美,連舞台燈光都忍不住為他喝采。

【專業技能】
譜架舞者:一手拿譜架,一手拿器材,走位流暢如探戈,絕不多浪費一秒鐘。

器材心理學家:能在瞬間理解鋼琴、鼓組、譜架的內心需求,把它們放到最舒適的地方。

空間魔術師:狹小的舞台也是他的畫布,器材瞬間排列成藝術品。

絕不偷懶:即使在黑暗的舞台角落,他依然像一個忍者一樣專注。

高效穩定:30 秒內完成換場,讓每位演奏家都感覺像在家一樣舒適。

舞台
陳世樸

熱愛生活又多才多藝的世樸,在公職退休後,展開了一場精彩的第二人生:攀登山巒、敲響非洲鼓、練習太極拳,各種活動讓她盡情放飛自我。然而,無論嘗試多少新事物,她的心始終繫在陶笛上。

在陶笛協會的活動中,總能見到世樸忙碌的身影。從籌備到執行,她是團隊裡不可或缺的一員。對她來說,參與工作並不是負擔,而是一種獨特的樂趣。她常說:「能加入工作團隊,在最近的距離欣賞到每一場精彩演奏,真是快樂極了!」

她的熱情與活力,為協會帶來滿滿的正能量,也讓周圍的人感受到她對陶笛的深情與喜愛。

舞台
鄧喤嶸

從小對音樂懷抱著濃厚的興趣,旋律似乎早已深植於他的生活中。長大後,當生活漸漸穩定,終於有時間拾起吉他,開始將音樂夢化為現實。

他與巧克力老師在台大醫院義演中相識,希望未來能分享更多音樂作品,帶給大家快樂。

燈光
林哲志 / Cliff

「開始一件事或許是衝動,堅持一件事才是本事。」

哲志對學習充滿熱情,無論是音樂、健身、歌唱甚至是股市,他總能找到其中的連結,深入研究、全力以赴。對他來說,三分鐘熱度並不可怕,唯有不斷嘗試,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熱愛的事物。

身為桃園「可可吉他工作室」的負責人,除了傳授吉他技巧,也分享如何以正確的方法追求熱愛。

曾擔任巧克力老師義演時的固定吉他手,演奏溫暖人心的旋律,帶給台大兒醫病童無數感動。從觀眾到工作人員的角色轉換,始終以熱情和專業投入每一次演出。

攝影
許值銓 / Jester

是被攝影耽誤的雜耍家?或是被雜耍耽誤的攝影師?

喜愛各種雜耍運動也對攝影情有獨鍾,常常在兩者之間自由切換。若是在音樂會中看到他一邊專注拍照、一邊拋球,千萬別驚訝,這就是他獨特的生活方式。

如果覺得這位攝影師的身影有些熟悉,那就對了!往年音樂會上,他頭頂著一顆球當觀眾,去年擔任精彩的雜耍演出。Jester 的魅力在於,以鏡頭捕捉音樂的每個瞬間,讓人們在光影與旋轉的球之間,看見了生活的律動與創意的無限可能。

攝影
沈峻宇 / 小宇

集多項才藝於一身的小宇,擅長夜間表演及行動肢體藝術,每場演出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並使用雜耍道具迷幻觀眾,是一位吸睛的幻術師。

平時安靜不多話的小宇也學習陶笛、參與過各類型陶笛演出,舞台上的他和舞台下的他判若兩人,這次擔任音樂會攝影,希望執行攝影工作時,不會被發現他的存在。🙂

前台
羅曉晴 / 晴晴

熱愛瑜伽、旅行與運動的正能量使者。生活足跡從國內延伸到國外,是個不旅行不運動不行的瑜伽人。不會陶笛但絕對是陶笛音樂活動參與者!

一堂瑜伽課開啟了巧克力與曉晴的旅程!也讓曉晴開始與 Rubato 的緣份。總是在探索中找到自我,也讓身邊的人感受到她散發的溫暖光芒。

曉晴:「願我們都在每一個當下看見自己的亮光點,當一個行走的太陽。」

前台
李家齊

來自板橋的工程師,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生活充滿了音樂與戶外的自由氣息。他熱愛在自然中奔跑,也時常揹著吉他,與夥伴們一起參與演出,用音符為生活增添色彩。

對音樂充滿熱忱的家齊,始終對一場音樂演出的完整流程充滿好奇。這次,他終於迎來了近距離體驗的機會,以不同的視角見證舞台背後的故事。

前台
李昕容 / Coco

對流行文化與時尚充滿熱情的輕珠寶飾品店員。日常裡,她喜歡用精緻的飾品和亮眼的穿搭,為生活增添光彩,但如果聊起音樂,你會發現她對旋律的熱愛遠超過對飾品的痴迷。

Coco 特別鍾愛日本 J-pop 和一些小眾流行歌曲,演唱會是她釋放熱情的最佳舞台。在生活中,她的興趣豐富多彩——唱歌、日文卡拉 OK,當然還有她的「夢想」:吃遍各地的提拉米蘇,並成為名副其實的「提拉米蘇宣傳大使」!

驗票
陳博瀚

巧克力的弟弟,是一位資深的儀隊教練,對儀隊文化懷抱深厚的熱情與使命感。致力於突破儀隊傳統框架,將儀隊融入不同場合與表演形式,為儀隊開創更多元的可能性。

成立《儀隊文創》平台,舉辦《一心儀意》交流活動,為高中生創造不同形式的儀隊舞台。

驗票
吳采嬅 / 採花

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雖然專業是護理,與音樂看似距離遙遠,但從小接觸烏克麗麗後,音樂的熱情一直在心中燃燒。雖然從未接觸過陶笛,但某次聽到巧克力老師的陶笛演奏後,立刻被那美妙的樂音吸引,對這個樂器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

她感謝每一位音樂人,用他們的熱情與溫暖,將悅耳動聽的音樂傳遞給大家,讓這份美好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錄影
王正隆 / 阿隆

曾經是舞台上的音樂演奏者,現在則成為少數能在觀眾席上完整欣賞演出的錄音錄影工作者。

過去,他經常獨自拉二胡、自錄自拍,享受音樂的同時,也在鏡頭前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
而如今,他則投入到一人多機直播的挑戰中,將自己在音樂與技術之間的跨越,展現得淋漓盡致。

阿隆持續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並且感謝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給予他這個寶貴的機會,讓他能參與並推廣陶笛音樂藝術。

錄影
洪秀蘭 / 阿隆媽 秀蘭姐

對動態活動的記錄充滿熱情,將每一刻的精彩都珍藏在影像中。
最近,秀蘭姐剛取得街頭藝人認證,並開始逐步適應舞台上的臨場應變,挑戰自己不斷成長。

秀蘭姐謙遜地表示:「還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謝巧克力老師給予我學習的機會。」

接待
傅佳旻 / Fu Chia Min

曾經擔任樂團的 Bass 手,他雖然家裡的 Bass 已經「展示」多年,但對音樂的熱情依舊不減,現在則投身於金融業,並希望能繼續參與每一場音樂盛會。

與巧克力老師在一次演唱會的執行過程中結識。認真細心的特質,讓巧克力印象深刻,無論身處何處,佳旻始終懷抱著對音樂的熱愛,並期待能夠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這份美好的藝術。

接待
張詠筑 / Kumi

小學二年級開始接觸陶笛,並在大大小小的演出場合中留下足跡。然而,她從未真正參與過演出的幕後工作。

今年音樂會,是 Kumi 首次擔任工作人員,以全新的角度參與音樂會。繼續在不同的角色中發光發熱。

接待
陳志政 / 志政

從事街頭藝人工作的行動雕像藝術家,已有 18 年經歷。他的專長就是「不動」與「不說話」,用靜止的身體和細緻的表情,為觀眾帶來驚喜與震撼。

除了是街頭藝人,志政也擔任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的監事長及人型島嶼的執行長,積極推動街頭藝術文化的發展。他的藝術形式充滿創意,藉由行動雕像這一表現手法,探索藝術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帶領人們重新思考藝術的呈現與傳達方式。

彩妝
吳綺晴彩妝團隊

曾獲得國際盃美容美髮大賽冠軍、也是多家婚紗攝影公司特約造型師、電視台化妝造型師。
目前在醒吾科技大學擔任「時尚造形設計系」助理教授。

從 2009 年起帶領彩妝團隊,利用巧手讓 Rubato 團員一一變美變帥,團長的獨奏會、喜宴,都是由綺晴老師打理哦!

文宣設計
戰鬥毛

能看到這裡的你真是了不起!!!!先給你掌聲鼓勵!但仍要讓你認識這位這重要的幕後推手。

近年來 Rubato 的年度海報、台北陶笛音樂大賞、巧克力的獨奏會主視覺,都是出自於同一位自稱不專業的搞怪設計師手中。

有時做設計、有時畫漫畫、有時又畫插畫的他,靠此不專業,得以三餐有繼到現在。

▍工作團隊

總召·團長|陳若儀
音樂總監暨指揮|鍾育喬
場控|許瀞文
主持|郭霖
舞台|高仕安・陳世樸・鄧喤嶸
燈光|林哲志
攝影|許值銓・沈峻宇
錄影|王正隆・洪秀蘭
前台|羅曉晴・李家齊・李昕容
驗票|陳博瀚・吳采嬅
接待|傅佳旻・張詠筑・陳志政
彩妝|吳綺晴彩妝團隊
文宣設計|戰鬥毛
主題發想|林子淯
故事編撰|吳汎崧
企劃書|吳汎崧
票務|張敬峻・許慧娟
樂曲解說|張法理・潘國隆
表單製作|蔡詩晴・褚偉芸
舞台位置|蔡詩晴
服裝|彩研專業服飾

▍演出人員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
指揮|鍾育喬
陶笛|陳若儀
   潘國隆
   郭蕙芬
   張法理
   鄭淑娟
   吳汎崧
   張敬峻
   褚偉芸
   許瀞文
   林子淯
   蔡詩晴
   許慧娟
▍協演人員
Laboratory of ACG Music(LOAM)
鋼琴 |李瑋茹/AJ
小提琴 |蕭昀軒/阿力
大提琴 |高慈徽/徽徽
打擊 |林佑儒/佑佑
▍特別來賓
韓國陶笛演奏家|權赫 권혁
韓國陶笛演奏家|金有京 김유경
Rubato 音樂會宣傳-Podcast 節目
【訪談】
屎作勇者
巧言巧語
心理師乾杯
寧可當吃貨
五吉郎嘎哩修欸某剛
庭雅小聚場
繪本 SEED
史塔克實驗室

【口播】
小人物日記
週報時光機
深夜說繪話
奔奔小劇場
敘事圈
行銷 PAPAPA
天下第一台
藝術家的ESP
▍特別感謝
英凡特創意商品《譜夾神器》
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
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協會
台北陶笛藝術發展協會
感謝 Mamarina 陶笛團贊助弱勢孩童到場聆聽
16 個 Podcast 節目給予支持協助推廣
與所有默默關心及協助 Rubato 的朋友們
回曲目介紹